佛教,可持續發展與斯里蘭卡

照片-©-Srilal-Miththapala
照片-©-Srilal-Miththapala

如今,可持續發展正迅速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和至關重要的方面。 這是對當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高度消費主義的回應,是對快速消耗的自然資源的大量使用,從而導致了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 為了追求可持續性,競爭激烈的業務格局已經開始轉變,迫使公司改變他們對產品,技術,流程和業務模型的思考方式。

可持續增長與發展要求環境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政治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與協調,這通常被稱為三個P:行星,利潤和人。

但是,環境可持續增長的想法並不新鮮。 在人類歷史上,許多文化和地區都認識到環境,社會和經濟之間和諧的需要。

佛教是世界第四大宗教,在世界各地約有520億追隨者,其起源於大約2,500年前,根據悉達多(Siddhartha Gautama)的生平和教義,被稱為佛陀。 與其他主流宗教不同,佛教更像是一種哲學或生活方式。 它要求過一種平衡的道德生活,正念並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對所有現象的相互依存,並發展對周圍所有事物的智慧和理解,其中大部分與可持續性的基本原則有關。

 可持續發展原則

 雖然有各種各樣關於可持續性的定義,但我合併了幾個,以說明以下幾點: “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 目前的需求保護增加機會 對於 所有利益相關者 為了 未來“。

此定義中有一些關鍵詞很重要。 “當前需求” 指出,可持續發展不是扼殺發展,這與許多近視環保主義者以可持續發展為幌子宣講的相反。 它實際上在鼓勵發展,但與此同時,不僅需要 '保護',也可以增加“未來”的機會。 因此,這意味著在必須鼓勵當前發展的同時,至關重要的是必須以無所不包的方式保護和改善環境和社會文化方面。

因此,很明顯,可持續發展是要在發展(企業),社區(人)和環境之間取得平衡。 這在業務中稱為“三重底線”,也稱為“人,星球和利潤”方法。

平衡行為| eTurboNews | 電子網

佛教

 佛教是全世界約300億人的宗教。 這個詞來自“ budhi”,“喚醒”。 它的起源大約在2,500年前,當時被稱為佛陀的悉達多(Siddhartha Gautama)王子本人經過多年尋找真正幸福的鑰匙而被“喚醒”。 佛陀在他的啟蒙運動中發現,節制的“中間途徑”是解決之道。

對許多人來說,佛教超越了宗教,而更多地是一種哲學或“生活方式”。 這是一種哲學,因為哲學“意味著對智慧的熱愛”和佛教之路可以概括為:

1)基於非損害的道德準則

2)相互依存和因果關係的中央法則

3)相信從見識中擺脫痛苦

4)增強意圖和同情心的做法。

高貴的八折之路是佛教教義的基石,它要求道德高尚,將思想集中在充分認識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上,並通過理解四個高尚真理並通過對他人的同情而發展智慧。

因此,總體而言,佛教教義始終包含可持續性的基本組成部分。 “中間路線”,“節制”,“過道德的生活”,“正念並意識到思想和行動”都是可持續性基礎的一部分-關注環境,人員和企業,以適度的方式運作當涉及到業務所需的所有資源的消耗時。

佛教與環境

佛教教那裡 能夠 沒有自然就沒有人類的生命。 這意味著,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形式都被認為是相互依存的,沒有自然的幫助和存在就無法生存。

佛陀教導人們尊重人的生命和自然。 人類的生活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而不能過度利用自然來獲得所需的更多東西。

幫助 | eTurboNews | 電子網

佛陀說,在一個例子中,蝴蝶或蜜蜂從花中採集花蜜而不會傷害或破壞花,作為回報,花會返還果實。 那個水果會給樹和花帶來更多,這個循環將繼續。

這就是為什麼可以說佛教具有環境觀點,佛教現實是生態的原因。

日落| eTurboNews | 電子網

佛教從生態中心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意味著根據佛教的觀點,人類受制於大自然,而不是控制大自然。 佛教和生態中心主義都致力於保護整體自然實體,例如物種和生態系統。

這正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它正在互動,欣賞和使用自然作為我們生活的組成部分,並在進行的任何發展中都尊重自然。

達賴喇嘛 | eTurboNews | 電子網

今天,所有大型開發項目都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EIA)。 但是,這僅應被視為最低要求,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追求更大的道德目標,即保護,養育和改善環境。 許多企業只是在其企業範圍內簡單地“遵循法律規定”,並儘其所能地“通過測試”。 但是,真正的可持續性應該超越這些邊界,並向前和向後整合,以涵蓋合理的環境保護實踐。

例如,較大的公司可以向供應商施加壓力,要求他們使用更可持續和環保的包裝(向後集成)。 他們可以類似的方式確保其產品分銷渠道遵循可持續消費規範(SCP)。 (前向集成)。 僅僅因為這些行為是遠離企業並且遠離企業的,並不意味著它的責任就此結束了。 '眼不見,心不煩' 綜合症。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酒店和旅遊業(我來自哪裡)。 現在,大多數酒店都設有垃圾分類方案。 分揀的垃圾隨後被一些承包商帶走,以“可持續和環保的方式”處理。 希望! 這些飯店中有多少真正知道帶走這些垃圾(經過精心分類)後發生了什麼? 真的可以循環利用嗎? 還是將其傾倒在一些未使用的稻田中? '眼不見,心不煩'。

回收| eTurboNews | 電子網佛教與社會

佛陀教導對自己的慈悲(suwapath-wewa) 以及對世界其他地方,社會和社區的身心照顧

高貴的八重路,封裝了佛教戒律所談論的核心

–培養積極的情感,例如慷慨,感恩,愛心和奉獻,以及

 –以道德和富有成效的方式謀生。

顛倒圖維 | eTurboNews | 電子網

這就是社區可持續性的角度。 這是可持續性最被忽視的方面之一。 它是在做生意,對與之互動的社區給予應有的考慮。 許多企業的開業和經營都沒有考慮到受影響的人,而是以外圍或間接的方式與企業互動。 忽視此重要方面可能導致社區疏遠,不信任和對抗,最終導致業務活動中斷。

人 2 照片 © Srilal Miththapala 1 | eTurboNews | 電子網

照片©Srilal Miththapala

再以旅遊業為例,在過去的日子裡,酒店是在最原始,不受干擾的環境中建造的,很少尊重周圍的社區。 原則是將社區完全排除在所有活動之外。 直到最近十年左右,酒店業才開始接觸社區,並嘗試讓他們參與一些運營活動,以便他們也可以從中受益。 例如,購買當地生產的產品,體驗鄉村生活以及僱用當地嚮導。

人物照片 © Srilal Miththapala 1 | eTurboNews | 電子網

照片©Srilal Miththapala

佛陀就是這樣教導的–對眾生實行慷慨,感恩和友善。

 

 

 

佛教與商業

聰明有道德的人像山頂上的火一樣閃耀
誰不傷花。
這樣的人逐漸使他的堆變成蟻丘
他變得富有,因此將自己的朋友牢牢地束縛在自己身上。

– Singaalovaada Suthra

通常,人們不會將佛教教義與商業的商業世界聯繫起來。

但是,從可持續發展和佛教的角度來看商業活動,有幾個重要領域。 佛教教會其追隨者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更大的個人責任,在必要時擁有一支健康的團隊,並對其行為採取有益的看法。 該重點將有助於日常業務決策。 即使是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至關重要的冒險和創新,也可以從正念中受益,以便能夠在機會出現時加以利用。 。

目標和活動的精神原理可以與商業目標相輔相成。 當工作環境基於道德和道德規範時,就會產生無形和無形的巨大收益。

攜手共進| eTurboNews | 電子網

“沒有辛勞,沒有人能活著,滿足您需求的手工藝品確實是一種幸福。 但是,如果您不勞作功,疲勞和疲倦將使您無法承受,並且您將否認勞動結束帶來的快樂。”

– 法華經

練習佛教的價值之一就是關注正念與平衡。 因此,享受勞動成果是可以接受的。 賽跑也許是必要的,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方式,這也是公認的。

“發展平衡思想。 您將永遠得到稱讚和責備,但不要任由任何一種影響心態:保持冷靜,不要感到驕傲。”  -  薩特拉·尼帕塔(Suthra Nipata)

佛教的教義要求思想和內心保持平衡,客觀,並只有心靈驕傲。 正念所帶來的好處涉及許多職業和領域,確實,大多數人將從中受益。 保持鎮定,不要過於沉迷於正面或負面的反饋。 享受成就的美好時光,並反思失敗的時刻,這都是對企業進行良好管理的標誌。

善於技巧,並希望
達到和平狀態,應採取以下行動:
他應該能夠,直立,完全直立,
易於矯正,溫柔謙虛
.

– Metta Suthra詩歌1

簡而言之,可以應用於企業的基本佛教原則是

  • 定義目標
  • 依靠因果
  • 為客戶發展同理心和同情心
  • 注意無常,要靈活創新
  • 遵循道德原則並尊重同事和客戶。

結論

從上述內容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佛教加強了現代可持續性的概念。 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成為流行語之前很久,具有2,500年曆史的佛陀教義一直在推廣相同的思想。

斯里蘭卡被認為是世界這部分佛教的所在地。 斯里蘭卡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環境最多樣化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

因此,毫無疑問,斯里蘭卡必須在負責任和可持續的環境中成為世界的光輝榜樣,成為佛陀豐富的教義和實踐的坩堝。

一百萬盧比的問題是“我們是這樣的例子嗎?”

 

從這篇文章可以得到什麼:

  • 「中道」、「中庸」、「過道德的生活」、「正念並意識到思想和行動」都是永續發展的基礎 - 專注於環境、人和企業,以溫和的方式經營當涉及到業務所需的所有資源的消耗時。
  • 它要求過著平衡的道德生活,正念和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所有現象的相互依賴,並發展智慧和對我們周圍所有事物的理解——其中大部分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有關。
  • 高貴的八折之路是佛教教義的基石,它要求道德高尚,將思想集中在充分認識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上,並通過理解四個高尚真理並通過對他人的同情而發展智慧。

<

關於作者

Srilal Miththapala-eTN斯里蘭卡

分享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