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天發布的最新 WTM 全球旅遊報告,旅客開始積極避開遭受極端天氣影響的目的地。
這份與 Tourism Economics 聯合發布的報告發現,由於擔心惡劣或極端天氣,來自全球主要市場的遊客中有 29% 在過去 12 個月內避免前往某個目的地。
Z 世代(年齡在 18 歲至 34 歲之間的旅客)比一般人更有可能避開遭受極端天氣影響的目的地,超過五分之二 (43%) 的人承認會重新考慮去哪裡。
野火、洪水、異常高溫等極端天氣被廣泛認為是人為氣候變遷的直接結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將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
該報告引用了 麻省理工學院 這項研究引入了「戶外日」的概念,作為衡量截至 2100 年氣候變遷影響的一種方法。 WTM 研究提取了一些熱門目的地的數據,發現以泰國為例,戶外活動天數將減少 55 天。相比之下,加拿大將多出 23 個。
報告中的旅遊經濟學數據顯示,只有微弱多數(53%)的旅客表示他們在旅行時試圖盡量減少碳足跡。同時,近三分之二 (65%) 的旅客承認旅行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旅遊賣家可以幫助旅客做出氣候友善和永續的選擇,從而彌補這種脫節。 Booking.com 引用 2023 年的數據顯示,74% 的旅客希望提供更多永續選擇,65% 的旅客會感覺更好地入住擁有永續認證的住宿。
然而,擁有強大永續發展故事的賣家和供應商卻因對「綠色清洗」的擔憂而受阻。報告中引用的 Skift 研究顯示,75% 的旅客對旅遊公司的永續實踐持懷疑態度。
過度旅遊以及對當地社區和資源的影響是永續發展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歐洲,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等城市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但根據旅遊經濟數據,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以 2019 年為基準,過去五年中這三個城市的人均遊客過夜數或「旅行密度」有所增加,儘管增幅不大。
世界旅遊市場展覽總監 Juliette Losardo 表示:「旅遊業可能是最容易受到氣候緊急情況和永續發展問題影響的產業。這些問題根植於旅行者的需求和行業的運作方式中,但報告強調了業界在保持減排承諾的同時繼續發展的一些方法。
“我們在 WTM 的作用是提供資訊和教育,最新的 WTM 全球旅遊報告中有很多內容可供賣家和供應商參考,並為他們自己的決策過程提供有關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的信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Eemrzeb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