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威脅到被稱為老撾“靈魂”的歷史名城

旅遊業為老撾城市瑯勃拉邦帶來了經濟利益,瑯勃拉邦是幾個世紀以來老撾的精神、宗教和文化之都。

旅遊業為老撾城市瑯勃拉邦帶來了經濟利益,瑯勃拉邦是幾個世紀以來老撾的精神、宗教和文化之都。 但隨著商業化的興起,一些人擔心這個小鎮正在失去它的身份。

坐落在湄公河流域深處的瑯勃拉邦因數十年的戰爭和政治孤立而與外界隔絕。 整個城鎮融合了傳統老撾民居、法國殖民建築和 30 多座修道院,於 1995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聯合國機構將其描述為“東南亞保存最完好的城市”。

這讓瑯勃拉邦登上了旅遊地圖,從那時起,該鎮的遊客人數從 1995 年的幾千人猛增到今天的 300,000 萬多人。

隨著遊客湧入導致房價上漲,許多當地人將房產出售給外部開發商,後者將其變成了網吧、餐館和賓館。

但是,雖然旅遊業創造了收入和就業機會,但一些居民擔心該鎮有失去其身份的危險。

在瑯勃拉邦生活了 12 年的作家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弗朗西斯·恩格爾曼 (Francis Engelmann) 說:“在這裡,建築的保護大致上是成功的,但城市靈魂的保護現在是一大威脅. “大多數熱愛瑯勃拉邦的人都喜歡它,因為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種文化、一個宗教場所,而這裡正受到威脅,因為倖存下來的只是其中最商業化的部分。”

瑯勃拉邦的長期居民 Tara Gudjadar 是老撾旅遊部的顧問。 她說大眾旅遊正在以好的和壞的方式改變瑯勃拉邦。

“旅遊業是瑯勃拉邦經濟變革的一股力量——它確實改變了這里許多人的生活,”她說。 “你知道,他們通過旅遊業看到了他們以前可能沒有見過的機會。 然而,瑯勃拉邦的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人們搬到城外,或者變得更加以商業為導向,而不僅僅是以家庭為導向。”

隨著當地人出賣和搬走,一些寺院被迫關閉,因為許多新來的人不支持依靠社區提供食物的僧侶。

另一個不滿的來源是遊客不尊重該鎮的宗教傳統——最顯著的是每天的布施儀式,僧侶從信徒那裡收集食物。

每天早上,當僧侶離開他們的寺院時,他們必須通過閃光燈攝影和攝像頭的一連串討價還價。

但是,施捨是一種莊嚴的佛教儀式,努力保護該鎮文化遺產的 Puang Champ 文化館的負責人 Nithakhong Tiao Somsanith 說。

“清晨布施的意義是佛教中的禪修、謙卑和超然。 這不是一場表演——這是僧侶的日常生活,”他說。 “所以我們需要得到尊重。 這不是遊獵,僧侶不是水牛,僧侶不是猴群。”

弗朗西斯·恩格爾曼說,遊客應該遠離施捨儀式。

“如果你不是佛教徒,如果你不相信佛教的真理,或者如果你不是這個宗教的一部分,就不要這樣做! 遠遠地,靜靜地看; 尊重它,就像尊重西方國家教堂或寺廟中的基督教儀式一樣,”她說。

Tara Gudgadar 說,更多的外來者意味著更多的外部影響,一些居民擔心瑯勃拉邦的年輕人正在失去他們的身份。

“人們擔心隨著遊客和外國人的到來,社會風俗會發生變化,”她說。 “我會爭辯說,改變這一點的不一定是外國人,而只是總體上該鎮的全球化。 旅遊業帶來了收入,現在人們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聯繫顯然比 10 年前要大得多。”

根據太平洋亞洲旅遊協會的數據,在整個老撾,與 36.5 年相比,2007 年的旅遊業增長了 2006%,今年前 1.3 個月的遊客人數超過 10 萬。

雖然全球經濟危機可能會在短期內減少這些人數,但專家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瑯勃拉邦的遊客人數將繼續增長。

這最終對瑯勃拉邦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仍有待商榷。 然而,這裡的大多數人都同意,如果該鎮首先要保護吸引這麼多遊客的獨特文化,就需要採取緊急措施。

<

關於作者

琳達·霍恩霍爾茲

主編 eTurboNews 位於 eTN 總部。

分享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