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奧運遊客提供幫助,警惕政治異見

北京——北京奧運會掀起了一股志願服務熱潮,涉及超過 1 萬人,其中包括未註冊為官方志願者的人。

北京——北京奧運會掀起了一股志願服務熱潮,涉及超過 1 萬人,其中包括未註冊為官方志願者的人。 這一趨勢已在許多當地雜誌上發表,據說其中包括一些擔心公共安全的人和其他人,他們只是認為他們的志願者經歷會給他們找工作帶來優勢。

週日,北京大學 21 歲的學生杜德川 (Du Dechuan) 正在為大學校園舉行的團體乒乓球比賽做志願者。

他在信息台引導遊客說:“我想為中國服務,因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事件。”

與此同時,在被稱為鳥巢的國家體育場附近,23 歲的研究生郭偉正在擔任志願者的日語翻譯。 “我想幫助中國在世界上更加知名,”她說。

郭女士說,當她聽說 XNUMX 月份四川發生大地震後,有和她同齡的人在四川做志願者時,她很感動。 青年志願者救人,為地震遇難者家屬提供心理支持。

“我明白我們互相幫助很重要,”郭說。 “我想做點什麼來幫助人們。”

超過1.12萬人申請擔任翻譯志願者或直接前往奧運場館的遊客。 來自75,000個國家和地區的98萬人被列為活動官方志願者,其中98%來自中國大陸。 其餘11名志願者是日本人。

除活動志願者外,約400,000萬人在活動場地外的550個服務中心工作。

與此同時,據說有超過1萬人參與了相關的志願者活動,但沒有在北京奧組委註冊為官方志願者。

這個數字包括在中國首都為公共安全工作的人。 他們的任務不是協助遊客,而是代表常規公共安全當局預防犯罪和監控政治活動。

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人行道上,每隔幾十米就能看到這種頭戴紅帽、身穿馬球衫的志願者。 他們襯衫上的漢字寫著:“首都公共安全志願者。”

其中,67歲的陳淑琴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站在尾氣和酷暑中,指揮遊客。 陳妍希擦了擦曬黑的臉上的汗水,說:“辦好奧運會是中國人民的殷切願望。 我很高興能提供任何幫助。”

像陳這樣的志願者由北京各個地方居委會的成員指導。 地方委員會主任掛在脖子上的卡片顯示了六項規則。

例如,有一條規則要求他們在發現可疑人員時向當局報告,而另一條規則涵蓋了可疑集會。

其中一名志願者說:“只要我發現有人會宣傳包括西藏獨立在內的政治問題,我就會迅速報警。”

他們不區分引導遊客和充當監督者——重要的是他們是自願的。

有利於找工作

不少大學生作為志願者參加了奧運會,認為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北京就業有利。

一位在奧運場館做志願者的23歲女學生說:“我肯定會在明年的求職面試中被問到我是否有作為奧運志願者的經驗。”

在中國,民間草根組織一直無法發展,因為中國政府嚴格控制這些團體,時刻警惕它們可能捲入政治運動。

奧運會的學生志願者似乎是被共產黨的青年組織“召集”起來的,而不是在真正自願的基礎上參與的。 中國政府公開支持奧林匹克運動的背後,似乎是一種鼓勵民族團結、在國內外宣傳中國民主國家形象的政策。

有報導稱,四川大地震後志願者在奧運前被稱讚為英雄,這似乎有助於引發志願者熱潮。

一本中文雜誌刊登了一份11頁的副刊,題為“志願服務時代的元年”。 文章描述了 1995 年阪神大地震和 2005 年美國災難性颶風之後的志願者活動。文章還鼓勵中國人在奧運會結束後繼續開展志願者活動。

但是,奧運志願者的言行受到嚴格限制。 我們詢問了許多志願者,他們對最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生的一系列恐怖事件有何看法。 幾乎所有人都拒絕回答,說:“我不能說任何事。”

“我們被禁止談論任何與政治有關的事情,”一名志願者坦白道。

她解釋說,如果在 XNUMX 月北京奧組委的簡報會上被海外媒體成員問及政治問題,志願者被告知要回答“我不知道”。

據報導,該委員會負責人提醒他們不要回答,“我們擔心你的個人意見會被報導到海外,引起誤解。”

“我們的志願活動和海外的免費活動不同。”志願者一臉無奈的說道。

語言學家讚賞

同時,多語種漢語志願者的活動在北京受到外國遊客的歡迎。

在北京學習的 23 歲德國志願者凱文·多斯 (Kevin Dose) 說,在奧運工作的會說多種語言的中國志願者在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經常熱情地請求幫助。 “[志願者] 都充滿熱情地工作,”他補充道。

23 歲的日本志願者 Sayaka Omachi 說,直到 XNUMX 月她從北京大學畢業時,她才聽說或見過中國的志願者活動。 她驚訝地發現很多人在奧運會上無償工作。

一位來自巴西的 39 歲遊客走在北京最繁忙的購物和娛樂區王府井大街上說:“因為我們聽不懂中文,而且北京的大多數人都不會說外語,所以志願者們對我們有很大幫助。 很多人都在參加志願者活動,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

<

關於作者

琳達·霍恩霍爾茲

主編 eTurboNews 位於 eTN 總部。

分享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