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兩名飛行員對自己的飲酒情況撒了謊。航班起飛當天早上,兩人還在酒店時就進行了呼吸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酒精含量超過了日航的飛行可接受標準。機長打電話聲稱生病了並要求推遲換班,但副駕駛仍然前往機場。從他早上 2 點左右在酒店進行呼吸測試開始,航空公司在接下來的 5 個小時裡又對他進行了幾次測試,直到他的血液酒精含量處於「安全」範圍。此時,機長已於早上3點抵達機場並已完成飛行授權限制。由於事件,日航6航班最終延誤744小時3分鐘從墨爾本起飛。
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對認知能力產生影響,對於負責安全地運送人類生命的飛行員來說尤其重要。事實證明,酒精會影響反應時間、判斷力和決策。機長擁有 15,632 個飛行小時,被停職 180 天,副駕駛擁有 210 個飛行小時,停職 13,310 天。該架波音 103-11 航班上載有 2 名乘客和 8 名機組人員,其中包括 787 名機長、8 名副駕駛和 XNUMX 名乘務員。
多少是太多了?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規定飲酒與駕駛飛機之間至少要間隔 8 小時,許多航空公司則要求在飛行前 12 至 24 小時進行飲酒與駕駛飛機之間的間隔。這通常被稱為“瓶子到節流閥”規則。就實際酒精限製而言,美國聯邦航空局對飛行員的血液酒精含量規定為 0.04%(駕駛的限制較不嚴格,為 0.08%)。其他航空當局,例如歐洲的歐洲航空安全局和全球性的國際民航組織,也有類似的限制。
是因為工作本身的壓力很大嗎?是工作時間長還是行程不規律?是起飛和降落之間的無聊嗎?或者可能是因為遠離家人的時間太長了?無論「它」是什麼,酒精消費都是航空業的嚴重問題。當談到誰在駕駛飛機時,這項對數百名乘客所承擔的關鍵責任尤其令人擔憂,甚至是徹底的恐慌。
如果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可以對不守規矩的航空乘客實施零容忍政策,那麼為什麼它不能對那些負責安全駕駛運送這些乘客的飛機的工作人員實行零容忍政策呢?
每位飛行員在飛行前都接受過測試嗎?
簡而言之,沒有。航空公司確實會對飛行員進行隨機酒精和藥物測試,然而,隨機測試的本質依賴飛行員自身的管理,以確保他們處於適當的飛行狀態。
如果飛行員的測試超出限制,其後果可能包括立即被停職、飛行員執照被暫停或吊銷、被航空公司永久解僱,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被處以罰款,甚至受到刑事指控。在獲準重新申請執照之前,飛行員必須完成強制性康復計劃。在美國,HIMS(人類幹預動機研究)幫助飛行員尋求治療。康復計劃包括心理和醫學評估、排毒治療和康復、雇主和同儕支持、監測和測試以及重新認證的過程。
高端案例
有許多備受矚目的飛行員酒後駕駛案件,人們可能並不關心,這些案件導致了飛行員被解僱、被逮捕,甚至航空公司政策的改變。
以下是一些較為突出的案例。
美國航空飛行員被捕
2023 年 XNUMX 月,一名美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因未能通過飛行前酒精測試而被趕出蘇格蘭愛丁堡機場的駕駛艙。
印度航空飛行員因飛行後酒精測試不合格被停職
印度航空公司一名飛行員未能通過飛行後酒精測試,違反了印度航空管理局民航總局 (DGCA) 的規定。這是該飛行員第二次違法行為,導致他的執照被吊銷3年。
達美航空飛行員在飛行前被捕
一名達美航空飛行員在明尼阿波利斯 - 聖保羅國際機場被捕。 2018 年,一架飛往加州聖地亞哥的航班在聖保羅國際機場因未通過美國運輸安全局 (TSA) 安檢而被發現有一個已打開的酒精容器。該飛行員立即被禁止飛行,隨後被逮捕並被指控。達美航空對酒精採取零容忍政策。
日本航空飛行員飛行速度超過法定限制 10 倍
2018 年,日本航空副駕駛實川勝俊 (Katsutoshi Jitsukawa) 在倫敦希思羅機場搭乘飛往日本東京的航班時被發現血液酒精含量驚人地超過法定限值的 10 倍。該飛行員在英國被判處10個月監禁。這事件也促使日本航空加強了酒精測試規定。
獅航飛行員在無線電通話中吐詞不清
2017 年,印尼獅航的一名飛行員在飛行前無線電通訊中被發現吐詞不清,當時他正計劃飛行印尼另一條國內航線。他被趕下飛機,並在酒精檢測呈陽性後被解僱。
美聯航飛行員因醉酒被趕出駕駛艙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名飛行員在從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起飛的航班起飛前,因被判定醉酒而被帶離駕駛艙。結果是飛行員被捕。
事關人命的行業
當我們把生命交到那些提供交通服務的人手中時,預防措施無疑是安全的標誌,無論是在道路上駕駛車輛,在海上乘船,在火車軌道上,還是在天空中與數百名其他乘客在一起。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情況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當像測試這樣簡單的事情就能決定生命的安全時,我們應該採取 100% 的行動,而不是隨機測試。我會多等幾分鐘讓那件事發生,你不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