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正在消亡。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物種群銳減。巨大的塑膠環流正在扼殺海洋生物。海水正在變暖和酸化。海平面正在上升。深海正被視為工業開採的下一個前緣陣地。這是一場完美的風暴,而我們自己就是這場風暴。然而,儘管如此,海洋保護仍然是政治上的後顧之憂,是演講中的一句台詞,是氣候談判中的一個註腳。為什麼呢?
我們把海洋當成垃圾場和礦場。
我們彷彿海洋大到不能倒,卻又迅速地驗證了這個理論。每年,超過11萬噸塑膠進入海洋。到2050年,以重量計算,塑膠垃圾的重量可能超過魚類。非法和無管制的捕撈活動不僅破壞了海洋生態系統,每年也造成全球經濟約20億美元的損失。儘管人們對深海採礦知之甚少,但它已在一些國際水域獲得批准,這可能會對我們尚未開始研究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所有這些都發生在一個幾乎超越國界的空間:公海。幾十年來,這片廣闊的海域一直是全球公域的“狂野西部”,基本上不受管制,被過度開發和忽視。
一線希望
經過近二十年的談判,聯合國於2023年通過了《公海條約》,這是期待已久的、旨在規範國家水域以外人類活動的舉措。條約承諾建立新的海洋保護區、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更公平地分享海洋遺傳資源。
這是一項歷史性成就,但這還不夠。目前全球只有8%的海洋受到保護,且大部分保護措施執行不力。國際目標是30年達到2030%。但紙面上的保護區並不能保護生態系統,除非它們被巡查、監測和尊重。我們常談論碳,但對洋流的關注卻不夠。海洋吸收了全球暖化產生的90%以上的多餘熱量和我們30%以上的碳排放。透過這樣做,它們以自身為代價,使我們免於遭受更嚴重的極端氣候。海洋變暖導致珊瑚白化、魚類洄游和食物網破壞。酸化使貝類和浮游生物更難生存,從而動搖了整個海洋食物鏈。
同時,熱膨脹和冰川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迫使數億沿海城市居民流離失所。想想雅加達、邁阿密、亞歷山大和孟買。海洋保護並非氣候危機的附屬品,而是核心所在。
政府和企業必須做什麼?
各國政府必須停止拖延。零星的幾句承諾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具有約束力的承諾、強而有力的執行,以及對科學、監測和復原的明確投資。它們必須禁止破壞性的捕撈行為,打擊非法船隊,規範塑膠生產,停止深海採礦,並加速海運脫碳。歐洲正在採取一些措施,但即使是進步的政策也因缺乏執行力和地緣政治惰性而受阻。全球北方也必須幫助全球南方,不是透過說教,而是透過資金、技術和公平的協議。
企業,尤其是航運、漁業、時尚、石油和化學工業的企業,不能繼續將海洋視為無成本的浪費。一些企業正在嘗試永續性標籤、更乾淨的供應鏈和碳信用。這很好,但遠遠不夠。私部門必須從採礦模式轉向再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保護海洋健康不再是額外福利,而是一項底線。光是時尚產業就透過合成服裝向海洋排放了數百萬根微塑膠纖維。過濾器是存在的,可生物降解的紡織品也是存在的。然而,如果沒有監管和問責,利潤將繼續凌駕於地球之上。
我們能做什麼 做?
這不僅僅是各州和執行長們的工作。作為個人,我們也有行動力。減少塑膠消費,選擇可持續的海鮮,尋找環保標籤,投票支持擁有可靠氣候和海洋議程的領導人,支持全球海洋聯盟等組織的沿海保護工作,教育你的孩子,並採取其他成千上萬的行動。
長期以來,海洋似乎遙不可及、神秘莫測,甚至永恆不滅。這種錯覺十分危險。海洋脆弱不堪,而且正因人類的改變而迅速改變。
保護海洋不僅關乎魚類,也關乎糧食、氣候、健康和地緣政治穩定的未來。它關乎國家之間、世世代代之間的公平。它關乎重新思考我們在生命之網中的位置。好消息是,如果我們讓海洋恢復,它們就會有韌性。但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而不是五年後。不僅要在明年11月格拉斯哥舉行的下一屆氣候高峰會(我將在那裡發表演講),還要在明年6月尼斯舉行的下一屆氣候高峰會上(我將在那裡發表演講)。現在就行動。因為如果海洋消亡,我們也會滅亡。
海洋聯盟保護

海洋聯盟保護成員(OACM)是第一個致力於推動海洋保護和永續旅遊發展的全球組織。
其願景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同時促進經濟成長和社會福祉。
OACM 致力於支持海洋保護,透過與政府、企業和當地社區密切合作來保護海洋資源並發展支持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生態旅遊。